晋公重耳与介子推的成语典故?

时间:2025-03-26 16:32:10 励志句子

晋公重耳与介子推的成语典故主要涉及两个故事,分别是 割股奉君寒食节

割股奉君

故事内容:春秋时期,晋献公死后,晋国内乱,公子重耳为逃避迫害流亡国外。在流亡期间,重耳饥饿至极,介子推从自己大腿上割下一块肉煮汤给重耳吃,以救其命。十九年后,重耳成为晋文公,但介子推已死。

典故出处

《左传·僖公二十四年》:“重耳在狄,闻骊姬之乱,与赵衰、先轸、介子推等盟,谋归晋。”

《史记·晋世家》:“晋文公元年,介子推、赵衰等言于文公曰:‘昔者公子重耳为公子时,与臣等游,穷困甚,臣等割肉食之。’”

寒食节

故事内容:介子推在重耳成为晋文公后,拒绝接受封赏,带母亲隐居绵山。晋文公为了逼介子推下山,放火烧山,结果介子推母子被烧死。为了纪念介子推,晋文公下令每年的这一天禁止生火,吃寒食。

典故出处

《史记·介子推列传》:“介子推曰:‘献公有言,‘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今君既已显达,而犹不务德,是以其亡也。且夫晋文公之施德于民者,君亦未闻之乎?’遂隐而死。”

《后汉书·周党传》:“母终,丧不临,敛不临,亦不食谷,枕尸经年,乃隐于绵山,终身不仕,子推、柳下惠之流也。”

这两个故事分别体现了介子推的忠诚和淡泊名利的精神,以及晋文公对介子推的怀念和愧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