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衣节的由来与 晋文公和介子推的故事密切相关。介子推是春秋时期晋国的一位忠臣,他在晋公子重耳流亡国外期间,曾割下自己大腿上的肉给重耳充饥,救过他的命。后来,重耳回国成为晋文公,却忘记了介子推的功劳。介子推不愿接受封赏,带着母亲隐居到绵山。晋文公为了迫使他出山,下令放火烧山,结果介子推和母亲被烧死在柳树下。
为了纪念介子推的忠诚和牺牲,晋文公下令将介子推死难的那一天定为“寒食节”,即禁止生火,只能吃冷食。这个节日后来也被称为“清明节”,因为寒食节是在清明节的前一天。在这一天,人们会提前准备食物,如冷面、寒食散等,以纪念介子推的高尚品质。
尽管关于寒食节的起源有多种说法,但纪念介子推的故事被广泛接受,并且有文献记载支持这一传说。寒食节和清明节虽然都与介子推有关,但它们的日期和庆祝方式有所不同:寒食节是介子推死难日的禁火纪念,而清明节则是一个更广泛的春祭节日,后来吸收了寒食节的某些习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