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行知的“四颗糖”故事是一则富有哲理和教育意义的故事,发生在陶行知担任校长期间。故事讲述了一个男生因为用泥块砸同学而被叫到校长室,陶行知并没有直接批评他,而是用四颗糖作为奖励,引导他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激发他的自省能力。
故事背景
陶行知在担任一所学校校长时,发现一名男生用泥块砸同学。他制止了男生,并命令他放学后到校长室去。
故事经过
第一颗糖:
陶行知回到办公室时,男生已经在那里等他了。陶行知笑着掏出一颗糖,奖励他因为按时来到这里,而自己却迟到了。
第二颗糖:
陶行知又掏出第二颗糖,因为男生在陶行知制止他打人时,立即住手了,这说明他尊重陶行知。
第三颗糖:
陶行知继续说道,他了解到男生砸同学是因为那些男生欺负女生,男生砸他们说明他正直善良,有跟坏人作斗争的勇气,因此奖励他第三颗糖。
第四颗糖:
男生感动得哭了,承认自己砸的不是坏人,而是同学。陶行知满意地笑了,掏出第四颗糖,因为男生正确地认识了自己的错误。
故事意义
这个故事展示了陶行知独特的教育方法,通过奖励和引导,而不是惩罚和指责,让学生在尊重和理解中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从而实现自我反思和成长。陶行知的教育哲学强调“言迟、面缓、心静”的慢教育之道,通过细腻入微的关心和引导,激发学生的自省能力,使他们自觉地进行自我改正。
总结
陶行知的“四颗糖”故事不仅是对学生进行正面教育的典范,也是对教育工作者的一种启示。它告诉我们,在教育过程中,应注重启发学生的内在动力,通过温和而有效的方式,引导他们走向正确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