雏鹅如何度过生死周?

时间:2025-03-28 08:49:17 爱情句子

雏鹅度过生死周(0-7日龄)是养殖过程中的关键阶段,需特别注意温度、饮水、环境管理等环节。以下是具体措施:

一、温度管理

前三天(延伸孵化期)

保持33-35℃恒温,利用孵化机或暖风机维持环境温度,确保小鹅完成蛋黄吸收和生理调节。

第四天起降温

每天下调1℃,例如第4天32℃、第5天31℃,直至26℃左右,帮助小鹅适应外界环境。

温度波动控制

日夜温差不超过2℃,避免高低温差对雏鹅造成应激,尤其夜间和恶劣天气需加强保温。

二、饮水管理

首次饮水时间

出壳后24-36小时内开始饮水,最迟不得超过48小时,防止脱水。

饮水质量

提供清洁、适温的开水(水温30℃左右),避免冷水刺激肠胃。

持续供水

开水后保持不断供水,避免中断导致脱水或死亡。

三、环境管理

湿度控制

保持55%-70%的相对湿度,防止绒毛脱落和呼吸道感染,可通过通风或湿帘降温系统调节。

通风换气

每天中午前后通风1-2小时,避免早晚低温时段直接吹冷,注意保暖。

卫生消毒

育雏舍需定期消毒,进雏前用石灰乳、漂白粉等消毒墙壁和地面,饲料用具需高温灭菌。

四、日常护理

分群饲养

合理规划饲养密度,每只雏鹅有足够活动空间,避免拥挤。

观察健康

注意雏鹅行为变化,如拒食、呼吸急促、扎堆等,及时调整环境条件。

合理喂食

选择易消化饲料,保证营养均衡,避免过量投喂。

五、疾病预防

疫苗接种

按时接种雏鹅疫苗,预防常见疾病如新城疫、禽流感等。

药物预防

可适当使用抗生素或免疫增强剂,降低发病率。

通过以上措施,可有效降低雏鹅死亡率,提高成活率。若发现异常情况(如持续发热、腹泻等),需及时隔离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