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火灾初期扑救
小火快打
若火势较小且可控,应立即使用灭火器、灭火毯等器材扑灭,避免小火蔓延。
切断电源
火灾中需及时切断电源,防止触电风险,同时避免电器设备因短路引发更大火灾。
二、安全撤离技巧
保持低姿态
烟雾上升,地面附近氧气较充足,应弯腰或匍匐前行,减少吸入有毒烟雾。
湿毛巾防护
用湿毛巾捂住口鼻,或佩戴防烟面具,过滤有毒气体;若条件允许,可向头部、身体浇凉水降低吸入温度。
避免电梯使用
电梯易断电或变形,应选择楼梯通道疏散,若通道被封堵,需寻找其他出口。
三、方向判断与避难措施
触碰门把手
开门前用手背轻触门把手,若发热则需退回室内躲避;若不热可观察门缝或猫眼确认。
背对火源撤离
当通道被烟、火封堵时,应背向火源方向离开,通过楼顶、阳台等高处向室外求救。
利用建筑设施
可通过相邻单元的疏散楼梯、阳台等通道转移,或使用缓降器、绳索等自制工具。
四、特殊场景应对
高层建筑
优先选择靠近地面的安全出口,若所有通道被封堵,需等待消防救援。
公共娱乐场所
遵循应急照明指示,若主出口堵塞,需通过安全通道或防烟楼梯撤离。
夜间或视线不佳时
佩戴手电筒或反光装备,确保能看清疏散指示标志。
五、其他注意事项
报警及时
用电话拨打119,清晰告知火警地点、火势及人员被困情况。
避免盲目行动
不要盲目跟随人流或冲入火场,需冷静判断安全区域。
事后处理
火灾扑灭后,检查自身及他人是否受伤,并协助清理现场。
通过掌握这些技巧,可有效提升火灾逃生成功率,减少伤亡。建议定期进行消防演练,熟悉逃生路线和器材使用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