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主体性和示范性区别?

时间:2025-03-26 15:26:01 励志句子

教师主体性和示范性是描述教师在劳动过程中所展现出的两种不同特点,它们分别强调教师在教育中的不同角色和影响力。

教师劳动的主体性

定义:教师劳动的主体性指的是教师自身可以成为活生生的教育因素和具有影响力的榜样。教师通过自身的知识、智慧、品德等去影响学生,成为学生学习的对象。

表现

教师直接用自身的知识、智慧、品德影响学生。

教师劳动工具的主体化,即教师所使用的教具、教材必须为教师自己所掌握,才能向学生传授。

教师劳动的示范性

定义:教师劳动的示范性是指教师的言行举止,如人品、才能、治学态度等都会成为学生学习的对象。这一特点强调的是学生向教师学习,教师要成为学生的榜样。

表现

教师的言行举止,包括人品、才能、治学态度等,都会成为学生模仿和学习的对象。

学生的可塑性和向师性心理特征决定了教师劳动的示范性特点。

区别总结

角度不同:主体性是从教师做的角度来看教师的劳动,强调教师自身的教育影响力和榜样作用;示范性是从学生学的角度来看问题,强调学生向教师学习,模仿教师的言行举止。

影响方式不同:主体性侧重于教师通过自身的教育手段和榜样作用直接影响学生;示范性侧重于教师通过自身的言行举止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学生主动学习和模仿。

在实际教育过程中,教师需要同时发挥主体性和示范性,通过自身的教育教学活动,既传授知识,又成为学生学习的榜样,从而更好地促进学生的成长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