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核心表达类
从容不迫 形容不慌不忙、沉着镇定的状态,如《旧唐书》中刘世龙“从容自若”的典故。
泰然自若
指在紧急情况下仍保持镇定,例如面对危险时“面不改色”“气定神闲”。
处之泰然
若无其事般处理问题,常与“毫不在意”连用,如“处变不惊”“泰然处之”。
二、气质风度类
雍容不迫
形容态度从容、举止大方,如贵族仪态或学者的风范。
羽扇纶巾
原指诸葛亮等人的装束,现比喻态度从容、有智谋。
神色自若
神情脸色与常人无异,体现内心的平静与坚定。
三、心境境界类
心平气和
心情平和、态度冷静,常用于描述解决纠纷时的从容。
安之若素
对异常情况视若平常,如“安之若素”的典故源于佛教思想。
淡泊明志
不追求名利,坚守内心信念,如陶渊明的隐士风范。
四、其他相关成语
波澜不惊: 比喻局面平静、心态稳定。 临危不乱
举重若轻:处理重大问题时显得轻松自如。
这些成语可通过不同角度展现从容淡定的特质,可根据具体语境灵活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