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子恺的《忆儿时》是一篇质朴感人的散文,出自《丰子恺作品精选》。文章通过回忆儿时的三件乐事——养蚕、中秋赏月和钓鱼,展现了作者充满童真和温润有情的童年生活,同时也表达了他对生命和世界的深刻感悟。
1. 养蚕
养蚕是丰子恺儿时的重要记忆之一,主要为了纪念祖母。在良辰佳节,祖母会大规模地举行养蚕活动,作者和诸姐参与其中,享受着蚕宝宝成长的乐趣。然而,作者也意识到养蚕过程中对生灵的杀虐,这种忏悔之情贯穿了整个文章。
2. 中秋赏月
中秋赏月是另一个让作者难以忘怀的场景。作者与父亲和姐姐一起吃蟹,父亲对蟹的喜爱以及这一晚的宁静和享受,构成了中秋赏月的美好回忆。文章中提到,父亲在科举废后,无事在家,每天吃酒、看书,尤其喜欢在中秋时节吃蟹。
3. 钓鱼
钓鱼是丰子恺儿时与好友王囡囡及其两个小伙伴一起进行的活动。他们互相关照,享受钓鱼的乐趣,这段时光同样让作者难以忘怀。
4. 感悟与反思
在文章的结尾,丰子恺表达了对童年快乐时光的无限憧憬,同时也深深地忏悔。他认为,这些快乐说到底都源于对生灵的杀虐,因此他后来选择吃素,以表达他对生命的尊重和怜悯。
5. 艺术特色
丰子恺的散文感情真率自然,语言朴素,形式灵活,信笔所至,妙趣横生。他通过清新自然、朴实真挚的文字,描写了大自然的一草一木和生活的一茶一饭,陪伴家人的一点一滴,画面温馨、有趣、充满爱。
总结
《忆儿时》不仅是一篇回忆童年美好时光的文章,更是一篇充满哲理和人生感悟的作品。丰子恺通过回忆儿时的三件乐事,表达了对生命和世界的深刻看法,展现了他作为艺术家的独特视角和深厚的人文情怀。文章的语言质朴感人,情感真挚,给人以深刻的启示和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