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毕业论文指导记录表的填写,需遵循以下规范和结构要求:
一、基本格式要求
表格结构
包含学生姓名、学号、年级、专业、二级学院、指导教师姓名、职称、学历等基本信息。
- 按时间顺序记录每次指导内容,建议每周填写一次。
时间安排
指导时间需与学生《毕业论文计划进程表》高度一致,避免矛盾。
二、核心内容要素
首次指导(选题阶段)
- 讲解论文流程与注意事项,分析选题可行性、可写性,推荐参考文献。
- 记录学生自拟题目的修改建议(如题目精准性调整)。
中期指导(开题/提纲阶段)
- 审阅开题报告或论文提纲,提出修改意见。
- 指导学生制定详细的研究计划。
后期指导(初稿/修改阶段)
- 审阅初稿,针对逻辑结构、文献引用、语言表达等问题提出具体修改建议。
- 跟踪修改进度,调整研究方向(如遇到瓶颈时)。
终稿阶段
- 审阅修改稿,重点关注格式规范、创新性体现及答辩准备要点。
- 协助学生确定最终稿,并指导装订和答辩流程。
三、注意事项
记录规范
- 使用清晰简洁的语言,避免模糊表述。
- 注明学生反馈及指导教师评价。
模板与格式
- 参考学校提供的模板,确保格式统一。
- 包含指导日期、地点、参与人员等基本信息。
档案管理
- 完成后发送至指定邮箱(如@126.com)。
- 记录表将作为论文答辩和学位评定的重要依据。
通过规范填写,可有效记录指导过程,提升论文质量,并为后续学术活动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