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相和》这一课主要讲述了战国时期赵国舍人蔺相如与廉颇之间由不和到和好的故事。故事由三个部分组成:“完璧归赵”、“渑池会面”和“负荆请罪”。
完璧归赵
起因:秦王贪图和氏璧,想用十五座城池交换赵国这块宝玉。
经过:蔺相如识破秦王的诡计,骗他说璧上有瑕疵,成功夺回和氏璧,并迫使秦王同意以城池交换。
结果:和氏璧完好无损地回到赵国,蔺相如因功高被封为上卿。
渑池会面
起因:秦王侮辱赵王,要求赵王鼓瑟。
经过:蔺相如针锋相对,逼秦王击缶,为赵国挽回了颜面。
结果:赵王免受侮辱,蔺相如的机智勇敢得到了赵王的赞赏。
负荆请罪
起因:廉颇嫉妒蔺相如官职升得快,比自己高,因此屡次挑衅。
经过:蔺相如为了国家利益,始终忍让,最终廉颇得知蔺相如的宽容原因,深感惭愧,光着上身背着荆条来到蔺相如府上请罪。
结果:廉颇和蔺相如和解,共同辅佐赵国,国家无恙。
通过这三个故事,课文赞扬了蔺相如勇敢机智、不畏强暴的斗争精神,以及以国家利益为重、顾大局、识大体的可贵品质。同时,也赞扬了廉颇知错就改的精神,展现了他们的爱国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