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郑板桥的故事,可概括为以下三个经典案例,每个案例均出自其传世作品或民间传说:
一、《江村喋事》——以诗驱盗
郑板桥年轻时家境贫寒,一日梦见小偷光临,便即兴吟诗《江村喋事》:
> 大风起兮月正昏,有劳君子到寒门!
> 诗书腹内藏千卷,钱串床头没半根。小偷听后心生敬畏,转身溜走。郑板桥又赠诗《西江月》送行:
> 微雨晓风初歇,纱窗旭日才温。> 绣帏香梦半蒙腾,窗外鹦哥未醒。此诗以文服人,成为驱盗的智慧象征。
二、《难得糊涂》——处世哲学
郑板桥在莒州知州王员外宴请中,品尝当地名菜“糊涂菜”后题诗《难得糊涂》:
> 有劳君子到寒门,诗书腹内藏千卷,
> 钱串床头没半根。此诗道出其处世哲学:不必过于计较琐事,保持豁达心态。后人以此为处世警言广为流传。
三、《开仓济民》——刚毅担当
郑板桥任潍县知县时,遭遇灾荒导致人吃人惨案。他力主开仓放粮,虽遭奸臣污蔑,仍坚持执行:
> 时已至此!事已至此!待一层一层禀报上去,
> 苍生百姓早已死光了!
此举展现其刚毅担当,虽因直言触怒权贵,却赢得百姓爱戴,后因改革弊政被革职。
其他趣闻:
郑板桥曾以“芦枷”戏惩盐商,将小贩戴芦席画竹兰花示众,盐商无奈求情;
他年轻时曾为贫女饶五姑娘作《道情十首》,后结为连理,成为艺术与爱情的佳话。以上故事体现了郑板桥作为“诗书画三绝”在文学、为官与人格魅力上的卓越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