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子推之所以被称为屈,是因为 在晋文公执政后,他未能得到应有的封赏和认可。介子推曾在流亡期间救过晋文公一命,割肉相救的故事广为流传。然而,当晋文公成为国君后,却忘记了这位曾经的功臣,没有给予他应有的封赏和官职。
具体事件经过如下:
割肉救主:
介子推在流亡期间,为了救晋文公,从自己腿上割下一块肉,用火烤熟后给晋文公吃,帮助他度过难关。
未被封赏:
晋文公执政后,对其他臣子大加封赏,但唯独忘记了介子推。有人为介子推叫屈,晋文公才想起介子推的恩情,心中感到惭愧,于是派人去请介子推上朝受赏封官。
避而不见:
介子推不愿接受封赏,甚至鄙夷这种行为,背着老母躲进了绵山。晋文公亲自去请,但介子推仍然避而不见。
火烧山:
有人建议晋文公放火烧山,留下一方出口,认为介子推会带着母亲出来。晋文公听从了这个建议,但最终大火烧了三天三夜,介子推也没有出来。
因此,介子推被称为屈,是因为他在晋文公执政后未被封赏,且避而不见,最终导致被火烧山的悲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