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德良俗,也称为公序良俗,是指 民事主体的行为应当遵守公共秩序,符合善良风俗,不得违反国家的公共秩序和社会的一般道德。具体来说,公序包括社会一般利益,如国家利益、社会经济秩序和社会公共利益;良俗则是指一般道德观念或良好道德风尚,包括社会公德、商业道德和社会良好风尚。
在司法实践中,公序良俗原则应用广泛,具有重要的意义。它不仅可以填补法律漏洞,克服法律局限性,还能引导人们遵循社会公认的道德标准,维护社会的正常运转和大多数人的利益。
此外,公序良俗原则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也有明确体现,该法典第8条规定,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不得违反法律,不得违背公序良俗。
综上所述,公德良俗是维护社会公共秩序和道德风尚的重要原则,对于规范人们的行为和维护社会和谐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