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杯弓蛇影”是一个古代汉语成语,出自应劭的《风俗通义·怪神》,后来也记录在《晋书·乐广传》中。这个成语的典故与乐广和他的朋友有关。
故事发生在西晋时期,乐广邀请朋友到家中喝酒。朋友在喝酒时,突然发现酒杯中有一条小蛇的影子在晃动,心里非常害怕,但出于礼貌还是喝下了酒。回到家中后,他感到胸部和腹部疼痛难忍,病情严重。乐广得知朋友的病情后,前去探望并询问原因。朋友告诉他,在乐广家喝酒时,看到酒杯里有一条青皮红花的小蛇在游动,喝下酒后便一直不舒服。
乐广回家后,反复思考原因,最终发现是墙上挂着的一张角弓的影子映在酒杯中,形成了蛇影。他再次请朋友来家里,重复了当时的场景,朋友看到杯中果然有蛇影,但当他知道真相后,病立刻就好了。
后来,人们用“杯弓蛇影”这个成语来比喻因疑虑而引起恐惧和不安,自相惊扰。这个成语也反映了人类感官的局限性,容易对周围的事物产生错误的判断和猜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