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
著作:《孟子·尽心上》
主要思想:内发论代表人物,认为人的身心发展源于自身的内在需要,提出“性善论”,并有常考名言“万物皆备于心善”、“人的心中自有浩然正气”。
乐正克
著作:《学记》
主要思想:教学相长、循序渐进、长善救失、启发原则,常考名句包括“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不陵节而施之谓孙”、“君子之教,喻也”。
孔子
著作:《论语》
主要思想:以“仁”为核心,强调有教无类,重视因材施教,采用启发诱导的教学方法,学习过程分为学、思、习、行四个阶段。
苏格拉底
主要思想:产婆术(讥讽、助产、归纳、定义),强调启发诱导,认为教育的首要任务是培养美德,对西方影响深远。
柏拉图
著作:《理想国》
主要思想:“寓学习与游戏”的早提出者。
亚里士多德
主要思想:百科全书式的哲学家,认为教育的高目的是追求美德,在历史上首次提出“教育遵循自然”原则。
昆体良
著作:《论演说家的教育》
主要思想:被称为世界上第一部研究教学法的书。
蔡元培
主要思想:提出“五育并举”的教育方针(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和美感教育),提出“以美育代替宗教”的口号,还提出教育独立思想,包括教育经费独立、教育总长不得因政局的变动而频繁变动、教育行政独立、教育学术和内容独立,教育方针应保持稳定,不受政治的干扰,教育脱离宗教而独立。
夸美纽斯
主要思想:17世纪捷克教育家,提出学前教育的重要价值,强调图文并茂、生动有趣、富于启迪的教育方法。
卢梭
著作:《爱弥儿》
主要思想:18世纪法国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认为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人的自然性和社会性的和谐发展,主张在自然环境中进行自由教育和自我教育。
裴斯泰洛齐
主要思想:19世纪瑞士著名的民主主义教育家,提出“教育心理学化”的概念,并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福禄贝尔
主要思想:德国著名的幼儿教育家,创办幼儿园,强调儿童早期教育的重要性。
这些教育思想家的思想不仅在各自的时代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且对现代教育仍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