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的萌芽阶段古代教育思想家的主张主要包括:
《学记》
建国君民,教学为先:教育的重要性和教育与政治的关系。
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启发性原则。
学不躐等;杂施而不孙,则坏乱而不修:循序渐进原则。
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教学相长。
学者有四失,教者必知之,人之学也,或失则多,或失则寡,或失则易,或失则止。此四者,心之莫同也。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也。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长善救失。
藏息相辅:主张课内外相结合。
孔子(儒家)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而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启发性原则。
有教无类:教育对象上主张平等,不分贵贱。
子以四教:文、行、忠、信:教育内容。
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因材施教。
学思行相结合:教学过程。
孟子
性善论:人性本善,教育目的在于扩充善性。
盈科而进: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
荀子
性恶论:人性本恶,教育的作用在于“化性起伪”。
闻、见、知、行:教育方法。
墨子
兼爱、非攻:教育目的在于兼爱和非攻,注重实用技术。
这些教育思想家的主张不仅对古代教育产生了深远影响,也为现代教育提供了宝贵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