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原,约公元前340年至公元前278年,是中国战国时期楚国的诗人和政治家。他出生于楚国丹阳秭归(今湖北宜昌),是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屈原早年受楚怀王信任,曾任左徒、三闾大夫,主管内政外交。他提倡“美政”,主张对内举贤任能、修明法度,对外力主联齐抗秦。然而,屈原因正直的性格遭受贵族排挤和诽谤,先后被流放至汉北和沅湘流域。楚国被秦国攻破后,屈原在汨罗江自沉,以身殉国。
屈原是中国历史上伟大的爱国诗人,被誉为“楚辞之祖”,是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奠基人。他创立了“楚辞”这种文体,并开创了“香草美人”的传统,对后世诗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主要作品有《离骚》、《九歌》、《九章》等。屈原的诗歌以文字华丽、想象丰富、情感真挚著称,奠定了中国文学的重要地位。
端午节最初是为了纪念屈原,后来成为祛病防疫的节日,并演变成了中国人民纪念屈原的传统节日。屈原的生平事迹和诗歌作品,至今仍被广泛传颂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