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对儿子的成长寄语通常包含了对他们品德、学识、行为等方面的期望和教诲。以下是一些经典的古代寄语:
《洗儿诗》(宋代苏轼):
“人皆养子望聪明,我被聪明误一生。惟愿孩儿愚且鲁,无灾无难到公卿。”
《颜氏家训》(北朝·北齐·颜之推):
“勿谓小儿无记性,所历事皆能不忘。故善养子者,当其婴孩,鞠之使得所养,全其和气,乃至长而性美。教之,示以好恶有常。”
“教妇初来,教儿婴孩。”
“人生小幼,精神专利,长成已后,思虑散逸;固须早教,勿失机也。”
《诫子书》(诸葛亮):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三字经》(佚名):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
《增广贤文》(佚名):
“昔时贤文,诲汝谆谆。集韵增广,多见多闻。观今宜鉴古,无古不成今。”
这些寄语不仅体现了古人对子女教育的重视,还蕴含了丰富的哲理和人生智慧,希望对现代家长在子女教育方面有所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