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话中有许多独特的成语和表达方式,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东北成语:
扬了二正:
做事不专心,行为无约束松散。
四仰八叉:
形容人躺或坐得十分分散,毫无秩序。
七尺咔嚓:
形容东西或人非常干脆利落。
犄角旮旯:
指偏僻、狭窄的地方。
破马张飞:
形容人脾气暴躁,行为鲁莽。
鸡头白脸:
形容人表面和善,内心严厉或阴险。
葫芦半片:
形容东西不完整,支离破碎。
基里拐弯:
形容说话或做事转弯抹角,不直截了当。
疙不溜脆:
形容东西非常脆,一下子就能弄碎。
七吃咯嚓:
形容吃东西非常快。
急了拐弯:
形容事情到了紧急关头,不得不转弯抹角。
习里马哈:
形容人做事马虎,不认真。
得儿(一声)喝的:
形容人说话或行为轻浮,不正经。
得(四声)了八瑟(一声)=得(四声)了八搜:
形容人做事拖沓,磨磨蹭蹭。
无肌六瘦:
形容人瘦得皮包骨头。
埋了咕汰:
形容东西脏兮兮的,不成样子。
吭哧瘪肚:
形容人说话或做事费力,不顺畅。
突鲁反仗:
形容人做事不顾一切,盲目冒险。
老天扒地:
形容人做事不顾一切,盲目冒险。
皮儿片儿:
形容东西破烂不堪。
武武玄玄:
形容人神秘莫测,难以捉摸。
吊儿郎当:
形容人态度不端正,吊儿郎当。
五迷三道:
形容人头脑不清醒,糊里糊涂。
毛楞三光:
形容人做事粗心大意,不细致。
稀了马哈:
形容人做事没有条理,乱七八糟。
费劲扒拉:
形容人做事非常费力。
鸡头掰脸:
形容人表面和善,内心严厉或阴险。
水裆尿裤:
形容人穿着或行为不整洁。
披哩扑咙:
形容人说话或做事含糊不清。
虚头八脑:
形容人说话或做事华而不实。
31. 提溜算褂:形容人穿着不整洁,邋里邋遢。
32. 鼻涕拉瞎:形容人形象邋遢,不顾形象。
33. 抠抠搜艘:形容人做事小气,舍不得花钱或东西。
34. 么么叽叽:形容人说话或行为轻浮,不正经。
35. 直吧愣蹬:形容人态度生硬,不柔和。
36. 往那一矗:形容人站立时笔直,显得非常僵硬。
37. 油光锃亮:形容人外表光鲜亮丽。
38. 豁牙露齿:形容人牙齿不整齐,形象丑陋。
39. 支愣八翘:形容东西摆放得杂乱无章。
40. 五马长枪:形容人气势汹汹,威风凛凛。
41. 整个浪儿:形容人做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