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一流学校是指承担“双一流”建设任务的大学,其核心内涵和特点如下:
一、基本定义
双一流建设包含两个层面:
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
侧重于整体办学水平,包括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等综合实力;
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
聚焦优势学科领域,通过学科建设提升学校核心竞争力。
二、与985/211工程的区别
评价维度不同
985/211工程以整体办学实力为评价标准,而双一流更强调学科的全球竞争力,部分学科可能未入选但依托一流大学平台发展;
建设目标不同
双一流旨在推动更多高校和学科进入世界一流行列,不局限于少数顶尖高校,覆盖范围更广;
时间范围不同
双一流建设始于2017年,而985/211工程于1999-2011年实施,后者已逐步被双一流取代;
学科与大学的关系
双一流建设将985/211工程高校纳入统筹规划,但两者不再单独评选,学科建设成为评价大学的重要指标。
三、战略意义
双一流建设是继985/211工程后的又一国家战略,旨在通过提升教育质量和科研水平,增强国家核心竞争力,服务“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民族复兴。其核心目标包括:
推动高校内涵式发展;
培养创新型人才;
提升中国高等教育国际影响力。
四、现状与规模
截至2022年,中国已有137所高校入选双一流建设,其中42所进入世界一流大学行列,465个学科中44个为自定学科。双一流建设采用动态调整机制,根据评估结果优胜劣汰。
综上,双一流学校是新时代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核心载体,既包含综合性世界一流大学,也包含在特定领域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学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