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思进取”是一个汉语成语,其含义和用法如下:
一、基本含义
指缺乏上进心,满足于现状,不愿努力进取或有所作为的状态。常用于形容人虽然有想法或能力,但缺乏行动力或毅力,最终可能导致停滞不前或退步。
二、出处与背景
该词出自清代梁启超的《饮冰室合集·文集》,原句为“希望也故进取”,强调希望是推动人不断前行的动力。
三、近义词与反义词
近义词:安于现状、得过且过、裹足不前
反义词:积极进取、精益求精、发愤图强
四、使用示例
负面语境:
由于不思进取,而今他已穷困潦倒
劝诫语气:
年轻人应该树立远大理想,避免陷入不思进取的泥潭
五、相关辨析
需注意与“不忘初心,方得始终”的区别:
核心差异:“不忘初心”强调坚守初心(最初信念),而“不思进取”则指缺乏行动力
语境关联:“不忘初心”常用于鼓励坚持理想,“不思进取”多用于批评消极态度
综上,“不思进取”是一个具有明确贬义色彩的成语,提醒人们需通过持续努力实现个人成长与目标达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