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中国传统节日的公历时间顺序,按时间先后排列如下:
除夕
农历腊月三十(或二十九),是农历年的最后一天,象征辞旧迎新,家人团聚吃年夜饭。
春节
农历正月初一,标志着新的一年的开始,传统习俗包括贴春联、放鞭炮、拜年等。
元宵节
农历正月十五,以赏花灯、吃元宵(汤圆)和猜灯谜为特色,又称“上元节”。
清明节
公历4月4日或5日,祭扫祖先坟墓,踏青扫墓,表达对先人的怀念。
端午节
农历五月初五,纪念屈原,习俗包括赛龙舟、吃粽子、挂艾草等。
七夕节
农历七月初七,传说牛郎织女相会,象征爱情,习俗有赏鹊桥、吃巧果等。
中秋节
农历八月十五,以赏月、吃月饼、团圆为主题,象征天人合一。
重阳节
农历九月初九,登高望远、佩茱萸,寓意驱邪避灾。
补充说明
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除夕被称为中国传统“七大节日”。
若按农历计算,七夕节位于端午节之后、中秋节之前。
以上排列综合了农历与公历时间节点,便于理解各节日的先后顺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