歇后语是中国民间语言文化中的一种独特形式,它通常由两个句子组成,第一个句子是一个普通的语句,而第二个句子是一个巧妙的谐音或反义词,旨在引起听者的思考和娱乐。以下是一些以“一”到“十”开头的歇后语:
十年怕井绳:
比喻一旦受过一次伤害,之后就对类似的事物或情景非常警惕。
里外发烧:
形容人内心和外部都感到热,通常用来形容非常着急或焦虑的状态。
练练嗓门:
指提高说话的声音或音量。
量多数少,微不足道:
形容数量虽然多,但相对于整体来说并不重要。
想(响)得早:
形容人起床早或想法提前出现。
谈(弹)不得:
指不能随便谈论或提及某件事情。
一望无涯(牙):
形容视野开阔,看不到边际,也可以用来形容牙齿洁白整齐。
不分东西南:
形容人方向感差,容易迷路或不分方向。
一旦被蛇咬---十年怕井绳:
比喻一旦受过伤害,之后就对类似的事物或情景非常警惕。
二月的天气---忽冷忽热:
形容气候多变,时冷时热。
三人一条心---黄土变成金:
形容团结一心,可以创造奇迹。
四金刚扫地---有劳大驾:
形容费心费力地做事。
五更天赶路---越走越亮:
形容事情在努力下逐渐好转或前景光明。
六月的扇子---不离手:
形容天气炎热,扇子不离手。
七月七牛郎会织女---一年一度:
指牛郎织女一年一度的相会。
八个人抬轿---步调一致:
形容多人协作,行动一致。
九牛一毛---微不足道:
形容事物非常微小,不值得一提。
十步九回头---难分难舍:
形容感情深厚,难以分离。
十五只蜘蛛结网——七勾八扯:
形容事物杂乱无章。
十月的芥菜——齐心:
形容人心齐聚。
十月的螃蟹——横行不了几天:
形容事物不能长久维持。
十月里的鸡冠花——老来红:
形容事物在后期更加繁荣。
十盏明灯熄五盏——半明半不明:
形容事物不明朗,不完整。
十指戴满金镏子——摆阔气:
形容人显摆富贵。
十字街头迷了向——晕头转向:
形容人方向感差,糊涂。
十字街头遇亲人——巧相逢:
形容意外遇到熟人。
十字路口分手——各奔前程:
形容分别后各自追求自己的目标。
十八只唢呐齐奏——全吹了:
形容场面热闹,气势宏大。
十冬腊月出房门——动(冻)手动(冻)脚:
形容天气寒冷,行动不便。
十冬腊月的鼓风机——吹冷风:
形容冷风凛冽。
31. 十冬腊月掉水缸——凉了半截:形容事物冷却,失去热度。
32. 十二寡妇征西——全家都上:形容全家都参与某项活动或战斗。
33. 十二艘轮船出海——四通八达:形容交通或通讯畅通无阻。
34. 十二岁做媳妇——不懂事:形容人年幼无知。
35. 十二月说梦话——夜长梦多:形容多梦,睡眠不足。
36. 十个人排四队——三三两两:形容人数不多,分散不整齐。
这些歇后语以其简洁生动、寓教于乐的特点,深受人们喜爱。它们不仅反映了人们的生活经验和智慧,也体现了汉语的丰富性和趣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