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憋死周瑜”这一说法并非历史事实,而是出自 罗贯中的历史小说《三国演义》。在这部小说中,周瑜被描绘为一个气量狭小、有才无德的人物,而诸葛亮则是一个智慧和谋略超群的人物。小说中的“三气周瑜”情节,讲述了诸葛亮通过三次智谋上的较量,使得周瑜气愤难平,最终导致英年早逝。
具体来说,小说中的“三气周瑜”包括:
一气周瑜:
诸葛亮趁着周瑜和曹仁之间的南郡战事焦灼,悄咪咪偷袭拿下了南郡,使周瑜大怒。
二气周瑜:
周瑜本想借把孙尚香嫁给刘备之机,将刘备扣下,逼诸葛亮交出荆州,不料诸葛亮用计使他“赔了夫人又折兵”。
三气周瑜:
周瑜向刘备讨还荆州不利,又率兵攻打荆州,仍然失败,因怒气突发,金疮迸裂。
然而,从历史学的角度来看,周瑜的死因与诸葛亮并无直接关联。周瑜去世的时间是在赤壁之战后的不久,而与诸葛亮的较量则是在此之前。此外,周瑜自幼体弱多病,且在赤壁之战中劳累过度,这些因素都可能是导致他早逝的原因。
因此,虽然“诸葛亮憋死周瑜”这一说法在《三国演义》中广为流传,但我们应该明确这是小说的艺术加工和虚构情节,并非历史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