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出自 唐代刘禹锡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这首诗是刘禹锡在扬州与白居易相逢时的应酬之作,首联概写谪守巴楚、度尽劫难的经历,二联感叹旧友凋零、今昔异貌,三联表现了世态变迁、人事全非的感慨,尾联述旷达之情,蕴含生活哲理。
在这首诗中,“沉舟”和“病树”是诗人自喻,分别象征着诗人自己曾经的困境和挫折,而“千帆过”和“万木春”则象征着新生的力量和无尽的希望。诗人通过这种对比,表达了自己虽然经历了人生的低谷,但仍然保持乐观豁达的心态,对新事物充满信心和期待。
具体来说,这首诗的背景是唐敬宗宝历二年(826年),刘禹锡在被贬在外22年后调回洛阳任分司主客郎中。在洛阳经过扬州时,他与因病罢苏州刺史回洛阳的白居易相逢。在相会的宴会上,白居易即席赋诗《醉赠刘二八(禹锡)使君》,对刘禹锡被贬在外22年表示了同情。刘禹锡于是作此诗答谢,诗题为“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这两句诗通过生动的意象,形象地说明了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的哲理。沉船的旁边正有千艘船驶过,病树的前头却也是万木争春。诗人借用这个典故怀念已死去的王叔文、柳宗元等人,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世事变迁和仕宦升沉的豁达襟怀,以及重新投入生活的意愿和坚韧不拔的意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