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敏而好学

时间:2025-03-23 17:57:16 伤心句子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和“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这两句话出自《论语》,是孔子及其弟子关于学习和教育的重要观点。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意思:天资聪明而又好学,不以向地位比自己低、学识比自己差的人请教为耻。

出处:《论语·公冶长》第五篇,子贡问孔子:“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孔子回答:“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解释:这句话强调了学习的态度,即使是向不如自己的人请教,也不应感到羞耻。这反映了孔子倡导的谦虚好学精神。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意思:学习而从不满足,教诲别人而不知疲倦。

出处:《论语·述而》,孔子说:“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解释:这句话表达了孔子对学习的热爱和对教育的执着。他认为,学习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教师在传授知识时也不应感到疲倦。

建议

这两句话不仅是孔子教育思想的精髓,也是现代学习和教育中应秉持的重要原则。在快速变化的时代,保持谦虚和好学的态度,不断追求知识,同时耐心地传授知识,是每个人成长和进步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