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感观的诗歌?

时间:2025-03-23 13:49:48 伤心句子

关于感观(视觉、听觉、触觉、嗅觉)的七句诗歌,综合多个权威来源整理如下:

一、视觉描写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以钱塘湖春景为背景,通过色彩和动态描写展现视觉冲击)

朱熹《春日》

- 盛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 等闲识得春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描绘春日盛景,强调色彩的绚烂与生机)

二、听觉描写

孟浩然《春晓》

-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以鸟鸣和风雨声营造春日清晨的听觉氛围)

杜牧《江南春》

-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通过黄莺啼叫和自然音效展现江南春意)

三、触觉描写

志南《绝句》

- 古木阴中系短篷,仗黎扶我过桥东。 -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以“沾衣欲湿”和“吹面不寒”细腻刻画触觉体验)

四、嗅觉描写

林和靖《山园小梅》

- 瘦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通过“暗香浮动”传递梅花清幽的嗅觉意象)

王安石《梅花》

-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以梅花的暗香表现嗅觉与视觉的交融)

五、多感官综合描写

苏轼《春夜》:

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阴。 歌管楼台声细细,秋千院落夜沉沉。 (结合嗅觉“花有清香”与听觉“歌管楼台声”)

以上诗句均围绕感官体验展开,通过典型意象和精妙语言,将视觉、听觉、触觉、嗅觉融为一体,展现了中华诗词的意境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