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八佾》
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
《论语·里仁》
朝闻道,夕死可矣。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论语·雍也》
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论语·泰伯》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论语·子罕》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论语·为政》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论语·卫灵公》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述而》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这些原文涵盖了《论语》中的核心思想和道德准则,对于高中生来说,背诵这些内容有助于加深对儒家文化的理解和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