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的,臧克家的《有的人》一诗确实采用了对比手法,以体现鲁迅先生的伟大精神。这首诗通过对比“骑在人民头上”的统治者和压迫者与“俯下身子给人民当牛马”的鲁迅等人,批判了前者的丑恶行径,热情歌颂了后者的奉献精神。
具体来说,诗的第一节指出当今之世有两种截然相反的人:一种人“虽生如死”,另一种人“虽死犹生”。“虽死犹生”的人自然是指鲁迅,同时也暗示着与鲁迅品质相同的许多人。而“虽生如死”的人则指坏人。
接下来的第二节、第三节和第四节,诗人从形象、思想和情操三个方面对这两种人进行了对比。通过对比,揭示了“骑在人民头上”的人虽然昂首挺腰,自诩“伟大”,实际上是藐小的;而“给人民当牛马”的人尽管俯下身子,毫不显眼,却是伟大的。
此外,诗中还通过对比“他活着别人就不能活”与“他活着是为了多数人更好地活”,比出了两种人截然不同的人生目的与社会价值。
全诗语言明快,立场鲜明,通篇运用对比与反复的手法,使揭露和批判一针见血,赞美和讴歌热情洋溢,使卑劣的人更卑劣,伟大的人更伟大。
因此,可以说《有的人》一诗通过对比手法,成功地体现了鲁迅先生的伟大精神和高尚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