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孟浩然《春晓》
春夜酣睡天亮了也不知道,醒来只听到到处有鸟儿啼叫。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孟郊《游子吟》
谁说小草的心意,能报答得了像春晖般的慈母恩情?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王维《相思》
红豆生长在南方,春天到来的时候它会发出多少新枝呢?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杜甫《春夜喜雨》
好雨似乎会挑选时节,降临在万物萌生之春。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野火焚烧不尽,春风吹拂便又茂盛生长。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叶绍翁《游园不值》
春天播种下一粒种子,到了秋天就可以收获很多的粮食。
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白居易《观刈麦》
体力耗尽不知道炎热,只盼望夏日能够更长一些。
深居俯夹城,春去夏犹清。
李商隐《晚晴》
深居简出俯视夹城,春天过去夏天依旧清爽宜人。
首夏犹清和,芳草亦未歇。
谢灵运《游赤石进帆海》
初夏时节依然清爽和暖,芳草也没有停止生长。
仲夏苦夜短,开轩纳微凉。
杜甫《夏夜叹》
仲夏之夜苦于太短,打开窗子享受一下微凉。
农夫方夏耘,安坐吾敢食。
辛弃疾《丑奴儿·书博山遭中》
农夫正在夏天耕耘,我坐着怎么敢轻易地吃饭呢?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诗经·王风·黍离》
了解我的人,知道我心情忧愁;不了解我的人,还以为我在这里有什么要求呢!
人而无仪,不死何为。
《诗经·风·相鼠》
人如果没有礼仪,不如死去。
言者无罪,闻者足戒。
《诗经·大序》
提出意见的人只要是善意的,即使提得不正确,也是无罪;听取意见的人即使没有对方所提缺点错误,也值得引认为戒。
她山之石,可以攻玉。
《诗经·小雅·鹤鸣》
别处的石头,可以用来琢磨玉器。原比喻别国贤才能为本国效力,后比喻能帮助自己改正缺点的人或意见。
投我以桃,报之以李。
《诗经·大雅·抑》
她送给我桃儿,我以李子回赠她。比喻友好往来或相互赠予东西。
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
《尚书》
上天降下灾难还能够逃避;自己造成罪孽可就无处可逃。多被引用自作自受时感受。也能够了解为:人命运是能够改造,所以“天作孽,犹可违”,不过自己不上进,就是“自作孽,不可活”。
满招损,谦受益。
《尚书·大禹谟》
自己满足已取得成绩,将会招来损失和灾难;谦逊并时时感到了自己不足,就能所以而得益。
从善如登,从恶如崩。
《国语》
顺随善良就像登天一样艰苦,顺随恶行就像山崩地裂一样快速坠落,比喻学好极难,学坏极轻易。
多行不义必自毙。
《左传》
不义事情干多了,肯定会自取灭亡。
居安思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