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崇清尚廉的诗词,可综合不同时期作品进行整理,主要分为以下几类:
一、以自然意象表达清廉品格
郑燮《竹石》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通过竹子的坚韧品格,隐喻为官者应坚守节操,不畏风霜。
王冕《墨梅》
“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
以梅花自比,表达不慕虚荣、保持清白的志向。
二、借古讽今的廉政警句
于谦《石灰吟》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通过石灰的炼制过程,彰显为官者应坚守清廉底线的信念。
张伯行《却赠檄文》
“一丝一粒,我之名节;一厘一毫,民之脂膏。宽一分,民受赐不止一分。”
以简朴生活态度揭露贪腐危害,强调“廉耻实伤”的重要性。
三、以史为鉴的廉政反思
王安石《金陵怀古》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运去不逢青海马,力穷难拔蜀山蛇。”
通过历史兴衰,警示后人奢侈导致衰败的教训。
李商隐《咏史》
“历尽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何须琥珀方为枕,岂得真珠始是车。”
同样以历史案例,强调勤俭持家对国家兴盛的关键作用。
四、直接颂扬清廉行为的诗作
包拯《书端州郡斋壁》
“清心为治本,直道是身谋。秀干终成栋,精钢不作钩。”
体现包拯以清心寡欲为治国理念,展现古代清官风范。
郑燮《潍县署中画竹呈年伯包大中丞括》
“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
通过题画诗表达对民生疾苦的关怀,彰显为官责任感。
五、其他相关作品
明·宋濂《拟古·秋蝉》: “秋蝉啼枯枝,朝夕饮风露。岂无百虫食,政以廉洁故。” 以秋蝉自喻,谴责贪腐行为对生态的破坏。 清代郑燮《兰》
“中原孕兰秀,香气漫山川。独与孤芳自赏,不与群葩争艳。”
通过兰花的高洁形象,表达对廉洁自律的追求。
以上诗词通过自然意象、历史反思、人格化表达等多种手法,共同构建了崇清尚廉的文学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