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赞美玉石的古诗词,可归纳为以下几类:
一、直接赞颂玉石特质
质地与光泽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李商隐)以神话意象描绘玉石的温润与神秘;
“夜凉仍含晓潮,晓晖下朦胧霭”(卢照邻《玉石赋》)通过自然现象展现玉石的通透感。
历史与文化象征
“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白居易)强调玉石鉴别需时,隐喻品德与器物同需长期磨砺;
“王莽谦恭未篡时,周公恐惧流言日”(白居易)以历史典故体现玉石与君子品德的关联。
二、借玉喻指美好品质
品德象征
“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白居易)借玉容比喻女子的哀怨与高洁;
“冰清玉洁”(如《玉壶春水赋》)直接以玉石特性喻指人格纯净。
精神品格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王之望)以玉石加工过程比喻自我提升;
“风沙磨砺俏玉容,冰晶玉肌飘清韵”(陶渊明《望玉台》)展现玉石历经沧桑仍保持高洁的特质。
三、艺术化场景描写
自然与玉的融合
“临江之畔,璞石无光,千年磨砺,温润有方”(佚名)通过时间维度展现玉石的蜕变;
“雾霞凝后,琼瑞明照中”(陶渊明《望玉台》)营造仙境般的玉器意象。
器物与环境的互动
“细观玉轩吟,一生良苦心。雕琢复雕琢,片玉万黄金”(佚名)以玉器承载人生经历为主题;
“玉碗冰寒滴露华,粉融香雪透轻纱”(王之望)通过触觉与视觉结合描写玉器美感。
注:部分诗句如“沧海月明珠有泪”等虽未直接赞颂玉石,但常被引申为对美好事物易逝的感慨,间接体现玉石的永恒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