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柏庐治家格言》又名《治家格言》,是朱柏庐所著的启蒙教材,创作于清朝,是儒家思想的代表作品。它全篇仅524字,以“修身”和“齐家”为宗旨,集儒家做人处世方法之大成,思想植根深厚,含义博大精深,阐明了修身治家之道。
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宜未雨而绸缪,毋临渴而掘井。
黎明即起,洒扫庭除,要内外整洁。
既昏便息,关锁门户,必亲自检点。
子孙虽愚,经书不可不读。
居身务期质朴,教子要有义方。
莫贪意外之财,莫饮过量之酒。
居家戒争讼,讼则终凶;处世戒多言,言多必失。
勿营华屋,勿谋良田。
三姑六婆,实淫盗之媒;婢美妾娇,非闺房之福。
祖宗虽远,祭祀不可不诚;子孙虽愚,经书不可不读。
听妇言乖骨肉岂是丈夫;重资财薄父母不成人子。
嫁女择佳婿,毋索重聘;娶媳求淑女,无计厚奁。
见富贵而生谄容者最可耻;遇贫穷而作骄态者贱莫甚。
施恩无念;受恩莫忘。
这些格言不仅在当时具有深远的影响,至今仍然具有教育意义,被广泛传颂和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