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节俭的古诗,综合多篇权威资料整理如下:
一、强调节俭重要性
1. 《尚书·大禹谟》:“克勤于邦,克俭于家。”
2. 《左传·宣公十二年》:“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
3. 《宋史·范纯仁列传》:“惟俭可以助廉,惟恕可以成德。”
4. 《资治通鉴》:“取之有度,用之有节,则常足。”
二、以节俭为行为准则
1. 诸葛亮《诫子书》:“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2. 朱用纯《治家格言》:“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3. 朱元璋:“皇帝请客,四菜一汤。”
三、通过对比手法
1. 李商隐《咏史二首·其二》:“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何须琥珀方为枕,岂得真珠始是车。”
2. 司马光《训俭示康》:“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四、节俭与品德修养
1. 王柏《滕勿斋内杨氏挽词》:“夫人勤俭兮同艰难,子荆苟美兮营玄关。”
2. 曹勋《新岁雪示儿辈二首》:“吾君勤俭宽宵旰,富入仓箱亿兆看。”
这些古诗从不同角度阐述了节俭的价值观,既有对个人品德的修养要求,也有对国家兴衰的深刻洞察,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经典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