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吕氏春秋·自知》中,掩耳盗铃的故事情节主要集中在一个小偷想要偷一口大钟的过程。他因为钟太大太重无法搬动,于是想出了用锤子将钟砸碎再搬走的方法。但在砸钟的过程中,钟发出巨大的响声,小偷担心被人听到,于是想出了一个荒谬的主意——捂住自己的耳朵以为这样就能听不到铃声,别人也就不会发现他在偷钟。
具体写出掩耳盗铃意的段落是:
> “恐人闻之而夺己也,遽掩其耳。”
这句话生动地描绘了小偷自欺欺人的心理,他以为自己听不到铃声,别人也就不会听到,从而暴露了自己的愚蠢行为。这个成语后来被用来比喻那些明明掩盖不住的事情却偏要想法子掩盖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