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行知的学前教育思想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强调幼儿教育的重要性
陶行知认为幼儿教育是人生的基础,认为“人格教育,端赖六岁以前之培养”,儿童6岁以前的教育将打下人格、智力、体格的基础,并且这个基础一旦奠定,便不易改变。
他强调早期教育的重要性,认为“出世就是破蒙”,六岁以前是人格陶冶最重要时期,这个时期培养得好,以后只需顺着他继长增高的培养上去,自然成为社会优良的分子。
倡导幼儿教育普及化、平民化、大众化
陶行知揭露和批评了我国幼稚园的外国病、花钱病、富贵病三种病症,主张办中国的、省钱的、平民的幼稚园,号召幼稚园下乡和进工厂。
他强调普及平民教育不仅要普及小学教育,也要普及幼稚教育,不仅是地主、贵族的子女上幼稚园,广大的劳苦大众的子女也要上幼稚园。
生活教育理论
陶行知提出“生活即教育”的主旨,包括生活决定教育,有什么样的生活便有与之相应的教育,生活教育的内容是随生活的变化而不断发展的。
他强调学校教育的范围不在书本,而应扩大到大自然、大社会和群众生活中去,向大自然、大社会学习。
教学做合一
陶行知反对教、学、做分家,提出“教学做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他的“教学做合一”的实质就是要根据生活的需要而教、而学,通过生活实践去教学,从而使儿童获得生活实践所需要的真正的生活力、创造力。
解放儿童的创造力
陶行知主张解放儿童的头脑、双手、嘴、空间、时间,认为教育应该为生活服务,为生活的提高、进步而教育。
建设中国式的幼稚园
陶行知打破对外国的盲目崇拜,建设中国式的幼稚园,使学前教育适合中国国情,选择本乡教师进行训练后担任乡村幼稚园教师,玩具由本村工匠仿制。
重视师资培训
他提出“艺友制”幼儿师资训练方法,通过学生与有经验的教师交朋友,在实践中学习当教师。
陶行知的学前教育思想在中国近现代教育思想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他的这些思想不仅在当时具有深远的影响,也为现代学前教育提供了宝贵的理论和实践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