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鹤琴的学前教育课程理念主要体现在他的“活教育”理论上,这一理论包含以下核心观点:
教育目的
“活教育”的目的是“做人,做中国人,做现代中国人”。陈鹤琴认为,学校教育的根本任务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幼儿如何“做人”,并强调从小塑造儿童良好的品德和健全的人格。
课程设置
陈鹤琴反对传统教育中的“书本中心”思想,倡导大自然和大社会都是活教材的课程论。他的幼儿教育思想主张贴近幼儿的实际生活,促进幼儿生动、活泼的发展。课程打破以学科组织内容的传统模式,改成活动中心和活动单元的形式,具体包括健康活动、社会活动、艺术活动、科学活动和语文活动,也称为“五指活动课程”。
方法论
“活教育”的方法是“做中教、做中学、做中求进步”。陈鹤琴认为,“做”是幼儿学习的基础,通过实践活动来促进儿童的学习和发展。
课程内容
陈鹤琴认为,幼儿园课程内容应该包括健康生活、社会交往、文化艺术、自然环境和科学技术五个方面。他强调儿童在生活中的体验和学习的重要性,认为这是他们获得知识和技能的重要途径。
课程实施方式
陈鹤琴提出了“儿童自治”的思想,认为儿童应该有自我管理和自我决策的能力。在幼儿园课程实施中,他强调教师的作用,认为教师应该是儿童学习的引导者和支持者,而不是主导者。
课程评价
陈鹤琴提出了“社会化”的评价思想,认为评价应该以儿童为中心,促进儿童的全面发展。他还强调了评价的客观性和科学性,认为评价应该基于实证研究和数据。
综上所述,陈鹤琴的学前教育课程理念强调以儿童为中心,注重实践和经验,促进儿童的全面发展,并提出了“五指活动课程”等具体课程内容和实施方式。这些理念对当前幼儿园课程改革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