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安康的由来主要与 纪念屈原和 驱邪避疫两个传说有关。
纪念屈原:
屈原是战国时期楚国的伟大诗人,因忠诚爱国而投江自尽。人们为了不让鱼虾吃掉他的身体,纷纷划船打捞,并将米粮用艾叶包起来投入江中,这便有了后来的赛龙舟和吃粽子的习俗。因此,端午节最初是为了纪念屈原的忌日,所以一般会说“端午安康”而不是“端午快乐”。
驱邪避疫:
端午节正值夏季,天气湿热,多病毒疫疾,古人认为这段时间是“恶月”,五毒尽出,蛇虫繁殖,易咬伤人,人易生病,瘟疫也易流行。因此,端午节的主要民俗活动包括饮雄黄酒、佩香囊、挂菖蒲和艾草、拴五色丝线、挂五毒图、挂钟馗像等,都有驱除灾害、瘟疫,祈求平安、健康的寓意。
综合以上两点,端午安康的祝福语不仅体现了对屈原的缅怀之情,还包含了驱邪避疫、祈求健康平安的深层含义。因此,在端午节这一天,人们互道“端午安康”是对彼此身体健康和生活平安的美好祝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