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姓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多个历史阶段和不同的族群,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源于妫姓
出自舜帝的33世后裔妫满。西周初年,周武王封妫满于陈(今河南淮阳东南),谥号胡公,因此又称胡公满、陈胡公。陈国公族后裔多以先祖谥号为姓氏,或以封地“胡”为氏,称胡氏。
源于归姓
归姓起源于尧舜时代的夔部落,系东夷一支,也称归夷。商朝武丁时期,归夷一分为二,留在中原的归夷建立了胡国,后被周武王所灭,胡国之后以国名为氏。
源于姬姓
周武王灭归胡两国后,把两国之地封与亲属姬姓,仍称胡,子爵,也称胡子国。后楚国灭胡,子孙遂姓胡。
源于胡母氏
出自战国时期齐宣王之弟胡母氏后裔,属于复姓简化为氏。南北朝之前,太山郡胡母氏较为显著,后来胡母氏逐渐消失,太山郡四姓之一的胡氏很可能是胡母氏受北魏姓氏改革影响,简化改氏。
源于胡子国
在河南漯河东,是西周初分封的周朝同姓诸侯国。它曾参与以楚国为首的联军去攻打吴国,后来又跟随楚国与吴国作战,楚国回师途中顺便吞并了胡子国。胡国的子民从此以胡为氏。
源于归姓胡国
在安徽阜阳。鲁定公时被楚国灭掉。归姓胡国亡国后,后人分为两支,一为胡姓,一为归姓。
综上所述,胡姓的主要起源有妫姓、归姓、姬姓和胡母氏等,这些起源在历史上有着不同的时间和背景,但都对胡姓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