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悼亡与思念类
《江城子·别徐州》 > 既相逢,却匆匆。携手佳人,和泪折残红。为问东风余如许?春纵在,与谁同?
这首词是苏轼悼念弟弟苏辙之作,通过“和泪折残红”“楚江东”等意象,表达对亡弟的无限思念与离愁。
《临江仙·夜归临皋》
> 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 苏轼在黄州贬谪期间所作,通过“敲门都不应”的寂寥场景,抒发现世无常与离愁。
二、送别类
《临江仙·送钱穆父》
> 一别都门三改火,天涯踏尽红尘。依然一笑作春温。无波真古井,有节是秋筠。 送别挚友钱穆父时所作,以“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表达对离别的豁达,但仍蕴含对友情的眷恋。
《阳关曲·中秋月》
>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苏轼在中秋月夜思念弟弟苏辙,以“明月明年何处看”表达对团聚的渴望与离愁的无奈。
三、其他相关作品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虽为怀人之作,但“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成为离愁中寄托思念的千古名句。 《水龙吟·次韵章行质夫杨花词》
总结
苏轼的离愁诗多融合悼亡、送别与人生哲思,语言质朴却情感深沉。上述作品通过自然意象与人生体验,展现了离愁在不同情境下的多重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