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的《海棠》是一首细腻入微、情感深沉的诗,以海棠为题材,借助丰富的意象和典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人生的独特感悟。
首句“东风袅袅泛崇光”,诗人以春风轻拂、海棠泛光的景象开篇,营造出一种温暖而华美的氛围。“东风袅袅”化用了《楚辞·九歌·湘夫人》中的“袅袅兮秋风”,形象地描绘了春风的柔和与海棠的高洁美丽。“泛崇光”则是指正在增长的春光,为海棠的盛开增添了生机与活力。
次句“香雾空蒙月转廊”,诗人笔锋一转,描绘了夜间的海棠。在朦胧的雾气中,海棠的幽香四溢,而月亮已经转过回廊,照不到这娇艳的花朵。这里的“香雾空蒙”和“月转廊”相互映衬,形成了一种空灵而幽寂的境界,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寂寞。
后两句“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则是全诗的点睛之笔。诗人担心夜深海棠会睡去,因此点燃高烛,照着海棠,使其不致在黑暗中凋零。这里的“只恐”和“故烧高烛”表现了诗人对海棠的深深怜爱,也体现了诗人的人情味和浪漫情怀。同时,这一句也暗用了唐玄宗以杨贵妃醉貌为“海棠睡未足”的典故,将花比作人,抒发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珍惜和向往。
总体来说,苏轼的《海棠》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海棠的娇艳与哀愁,通过丰富的意象和典故,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人生的独特感悟。全诗语言浅近而情意深永,没有给人以颓唐、萎靡之气,反而展现了诗人达观、潇洒的胸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