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夜吴歌·其四》是唐代诗人李白创作的组诗《子夜四时歌》中的秋歌,全诗如下:
《子夜吴歌·其四》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一、诗句解析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以“长安一片月”描绘出明月当空的宏大场景,营造出一种孤寂、悠远的氛围。 “万户捣衣声”则通过听觉描写,展现了千家万户为征人赶制衣物的生活画面,烘托出对远征士兵的思念与牵挂。
“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直接抒发了思妇对和平的渴望,质问何时才能结束边疆战乱,让征人得以归家。 这两句诗情感真挚,语言质朴,成为《子夜吴歌》中传诵最广的篇章。
二、创作背景
该诗作于李白在长安期间,正值安史之乱后社会动荡时期,反映了人民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采用乐府旧题,但内容上融入了个人情感与时代背景,展现了李白将个体生命体验升华为人类普遍情感的能力。
三、艺术特色
意境营造: 通过“月”与“捣衣声”的意象,形成时空交错的独特意境。- 抒情与写实结合
四、历史地位
作为《子夜四时歌》组诗的收官之作,《秋歌》在艺术成就上达到新高度,被后世誉为“乐府诗发展的高峰”。
李白通过此诗,进一步拓展了乐府诗的表现领域,对唐代及后世诗歌创作产生深远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