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抓好2021年基层党建工作,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从严抓实党员教育管理
制定出台党员分类管理办法,对党员按流动、常住、年老体弱进行分类管理,每月一主题,每月一督查,督促各支部严格落实每月固定党日制度,强化党员思想教育和管理。
表彰一批优秀先进党员,用好不合格党员教育整转管理办法,从严处理一批无故不参加组织生活、不支持不配合中心工作党员,整顿党员作风。
在党员发展上,对年以上未发展党员的村,坚持驻村干部和团长把第一关,党委书记和组织委员把第二关的原则,高标准、高质量把好党员发展关口。
进一步加强干部考核与管理
以模块化运行为契机,完善镇、村干部、网格人员考评办法,通过长效常态正向激励、反向约束机制,注重突出实绩导向、结果导向,拉开干部报酬差距,解决干多干少一个样的问题。
探索模块内和模块间运行机制,保障六大模块顺畅、高效运行,提升工作效能。
夯实党群服务阵地基础
针对部分村党群服务中心达不到省定要求标准的实际情况,对标寻差,规划和建设党群服务中心或文化礼堂阵地建设,同时推进党群中心软件设施提升,谋划村级活动场所项目前期,进一步夯实基层阵地基础,推动最多跑一次改革向村级深入和延伸。
在党建示范带上,建设一批重点乡村振兴讲堂,结合村级现状和特点,突出一堂一品,常态开展讲堂活动,丰富活动内容,促进乡风文明转变和农民素质提升。
提升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党建工作水平
聚焦“联学共建”,激发非公党建“红色动能”,通过与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联合开展主题党日、学习日等活动,有效破解非公企业党组织党员少、集中学习活动开展不够规范、党组织活跃度不高等难题。
围绕提高质量、增强素质,做好发展党员和党员教育管理工作,严格发展党员工作程序,认真做好全程教育管理,把从严要求落实到每一个环节,切实优化党员队伍结构,强化质量,确保队伍纯洁。
常态化抓好党内政治生活规范化运行
严格执行《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从严党内政治生活,严格落实“三会一课”、主题党日和经常性讲专题党课等制度,切实推动学习制度化和常态化开展。
紧盯目标任务,狠抓工作落实
坚持系统化谋划、制度化规范、标准化建设、项目化推进、信息化支撑,推动基层党组织全面进步,全面过硬。
坚持一切工作到支部、靠支部,扎实推进“最强党支部”建设工作。
做好每月党建观摩会相关工作
通过采取“以查带训”方式,每月对所辖社区和非公企业党组织进行督查指导,发现问题立行立改。
加强基层班子建设
把那些干部信任、群众满意、能力强、素质高的骨干吸纳到基层党组织班子中,把村官作为后备干部锻炼好、培养好。在班子管理中按照“目标-考核-分析-讲评-帮促”五个步骤,依次有序动态管理,推动村级班子建设水平提升。
扩大基层党内民主
以保障党员话语权为切入点,探索推行“有话可说、有话能说、有序述说”。集中公开党内事项,保障党员知情权,让党员“有话可说”,健全激励机制,激励党员敢于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建议,让党员“有话能说”,规范党员诉求表达程序,让党员“有序述说”。
鼓励基层干事创业
多种途径、多种形式搭建创业舞台,把党员干部推到基层和经济一线摔打磨炼,激励他们在一线竞相创业、建功立业,躬身实践科学发展观。结合创先争优活动,鼓励党员干部在农村基层建功立业,鼓励农村党组织引领创业、基层干部率先创业、党员群众争先创业,支持大学生“村官”干事创业,在农村党组织和党员干部群众中培养基层干部带富标兵、党员群众致富标兵,发挥他们在加快新农村建设中的骨干作用。
通过以上措施,可以全面提升基层党建工作水平,推动基层党组织全面进步、全面过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