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味书屋的细节描写如下:
环境幽静:
三味书屋坐东朝西,前临小河,架石桥以渡,后有竹园,修竹千竿,门前有小院,簇种花草,后有“自怡”亭一间,前后还有高大的古木,名贵的花草。屋内正中是一幅画,画着一只很大的梅花鹿伏在古树下,没有孔子牌位,这说明陈设并不算古旧,气氛也谈不上沉闷。
建筑与设施:
三味书屋保持着清代的原味,地板是青石砖的,书屋里面的木桌、椅子都是以前的原样。书屋正上方有牌匾,写着“三味书屋”四个大字。匾额下方是一幅松树和梅花鹿的图画,据导游说,以前学生每天上学时,需要对着松鹿图行礼才可以入座,这是来说代替向孔子行礼。
学习生活:
三味书屋的学生在课堂上有时会开小差,到屋后的小园去折梅花、寻蝉蜕、捉苍蝇喂蚂蚁、做戏、画画,这些活动显示了他们的活泼淘气与天真快乐。
师生关系:
老师寿镜吾先生是一位方正、质朴和博学的人,他的为人和治学精神给鲁迅留下难忘的印象。寿镜吾在这里坐馆教书达60年,从房屋建筑到室内陈设以至周围环境,基本保持当年原面貌。
学生行为:
三味书屋的学生在课堂上有时会做小动作,例如偷吃零食、传纸条等,这些行为虽然有时会被老师发现,但也增添了学校生活的趣味性。
这些细节描写使得三味书屋这一场景在读者心中栩栩如生,既展现了封建教育体制下的严格与束缚,又透露出孩子们的天真与活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