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一生水,地六成之;地二生火,天七成之”这句话出自 《尚书·洪范》和 《易经》。
《尚书·洪范》:
这段话是中国古代哲学中关于五行生成的理论,描述了五行(水、火、木、金、土)与天地之间的关系,以及它们如何相互生成和成就。其中,“天一生水,地六成之”意味着水的生成与天有关,而地六成之则表示水在地的作用下得以成就。
《易经》:
这句话也被认为是《易经》中对五行相生相克原理的描述。具体含义是,天代表阳,一为起始,意味着水(阴)的生成始于天;地代表阴,六为成数,表示水在地的作用下得以成就。
此外,这句话还与河图洛书有关,河图洛书是中国古代的一种神秘图案,用来描述宇宙万物的生成和变化。其中,“天一生水,地六成之;地二生火,天七成之;天三生木,地八成之;地四生金,天九成之;天五生土,地十成之”是河图洛书的一部分,描述了五行与天地之间的关系。
综上所述,“天一生水,地六成之;地二生火,天七成之”这句话出自《尚书·洪范》和《易经》,并涉及到河图洛书的理论,是中国古代哲学中关于五行生成的经典表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