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黄几复》是宋代诗人黄庭坚的一首脍炙人口的诗作。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起势突兀
诗的开头“我居北海君南海”,起势突兀,通过“北海”与“南海”的对比,直接表达了诗人与友人黄几复相隔遥远的现实,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对友人的深深思念和无法相见的无奈。
寄雁传书谢不能
“寄雁传书谢不能”这一句从第一句中自然涌出,在人意中;但又有出人意外的地方。诗人想要通过大雁传书给友人,但大雁南飞至衡阳便停止,无法到达友人所在的南海,这一典故的运用既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又增添了诗的艺术感染力。
回忆昔日相聚之乐
颔联“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回忆了昔日与友人相聚宴游之乐,并进一步抒写了分别十年的思念之深。春风拂面、桃李花开时的欢聚与江湖夜雨、漏尽灯残时的孤独形成强烈对比,突出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后四句的深层含义
后四句“持家但有四立壁,治病不蕲三折肱。想见读书头已白,隔溪猿哭瘴溪藤”则从“持家”、“治病”、“读书”三个方面表现了黄几复的为人和处境,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不平之鸣和怜才之意。
总的来说,《寄黄几复》通过生动的意象和深刻的情感,表达了诗人对远方友人的深切思念和无尽挂念,展现了诗人高超的艺术造诣和深厚的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