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文公之后的国君世系如下:
晋襄公(公元前628年继位):晋文公之子,他在位期间通过崤之战和彭衙之战两次大败秦国,并在泜水之战中击败楚国,使晋国国势持续保持鼎盛。
晋灵公(公元前620年 - 公元前607年在位):晋襄公之子,因宠爱宠妃骊姬而荒淫无道,导致晋国内部动荡不安。
晋景公(公元前606年 - 公元前581年在位):晋灵公之子,对内推行经济政策,对外积极扩张领土,使得晋国再次强大起来。
晋厉公(公元前580年 - 公元前573年在位):晋景公之子,他在位期间晋国国力有所下降,但仍有多次战争胜利。
晋悼公(公元前572年 - 公元前558年在位):晋厉公之子,他在位期间晋国继续维持其大国地位。
晋平公(公元前557年 - 公元前531年在位):晋悼公之子,他在位期间晋国国力较为稳定。
晋昭公(公元前531年 - 公元前526年在位):晋平公之子,他在位期间晋国继续维持其大国地位。
晋顷公(公元前525年 - 公元前512年在位):晋昭公之子,他在位期间晋国国力有所下降。
晋定公(公元前511年 - 公元前475年在位):晋顷公之子,他在位期间晋国国力较为稳定。
晋出公(公元前474年 - 公元前457年在位):晋定公之子,他在位期间晋国国力有所下降。
晋哀公(公元前456年 - 公元前430年在位):晋出公之子,他在位期间晋国国力继续下滑。
晋幽公(公元前430年 - 公元前403年在位):晋哀公之子,他在位期间晋国国力进一步衰落,最终被三家分晋。
晋烈公(公元前403年 - 公元前387年在位):晋幽公之子,标志着三家分晋的开始。
晋孝公(公元前386年 - 公元前378年在位):晋烈公之子,他在位期间晋国开始恢复国力。
晋静公(公元前377年 - 公元前376年在位):晋孝公之子,他在位期间晋国国力较为稳定。
这些国君在各自的统治时期,晋国的政治、军事和经济状况都有所不同,但总体上维持了晋国作为春秋时期大国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