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国公子重耳是春秋时期晋献公的儿子,因骊姬之乱而被迫流亡,历经十九年艰辛,最终回国成为晋文公,并成就霸业。以下是重耳的主要经历:
流亡生涯
重耳在骊姬之乱中被迫离开晋国都城绛,先后流亡到狄国、卫国、齐国、曹国、宋国、郑国和楚国。
在流亡期间,重耳得到了多国君主的接待和帮助,包括齐桓公、楚成王和秦穆公等。
在狄国
重耳在狄国住了十二年,期间娶了季隗,生下伯俦和叔刘,并把叔隗给了赵衰做妻子,生下赵盾。
在齐国
齐桓公对重耳非常友好,送给他不少车马和房子,并把本族一个姑娘嫁给重耳。但重耳的随从们都想回晋国,最终被姜氏灌醉后送出齐国。
在宋国
宋襄公表示愿意帮助重耳回国,但因国力有限,未能实现。
在楚国
楚成王对重耳以礼相待,两人成为朋友。重耳在楚国的宴会上表示,如果回国后晋国与楚国交战,晋军会退避三舍。
回国与霸业
在秦穆公的支持下,重耳于公元前636年回国即位,成为晋文公。他整顿内政,发展生产,使晋国逐渐强盛。
经过关键性的城濮之战,晋文公击败楚国,晋国成为中原的霸主。
退避三舍
在城濮之战中,晋文公兑现诺言,晋军退避三舍(九十里),最终大败楚军。
重耳的一生充满了流亡与奋斗,他的故事展现了他的坚韧不拔和远见卓识,最终成就了一番霸业,成为春秋五霸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