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兰容若:
纳兰容若的恬适生活令他沉醉,他满足于这样的生活,认为知足常乐。
唐伯虎:
唐伯虎入京参加会试,因牵连科举舞弊案下狱,后被罢黜为吏。与仕途擦肩而过,唐伯虎没有悲伤,反而对自己的田园生活感到快乐,沉迷诗作绘画。
苏轼:
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晚年又因新党执政被贬惠州、儋州。虽仕途不顺,但他不过分悲叹自己,诗句“一蓑烟雨任平生”道出了豁达乐观的人生观。
陶渊明:
陶渊明为了养家糊口,来到离家乡不远的彭泽当县令。因平时蔑视功名富贵,不肯趋炎附势,任职八十多天便弃职而去,从此归隐田园。陶渊明知足常乐,不为五斗米折腰。
胡九韶:
明朝金溪人,家境贫困,一面教书,一面努力耕作,仅仅可以衣食温饱。他每天黄昏时焚香拜天,感谢上天赐给他一天的清福,虽生活清苦却知足常乐。
苏格拉底:
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一生过着艰苦的生活,无论严寒酷暑,他都穿着一件普通的单衣,经常不穿鞋,对吃饭也不讲究。但他专心致志地做学问,认为拥有知识和朋友就是最大的幸福。
孔子:
孔子在游历泰山时,遇见一位衣不蔽体、神形落魄的老头子,一边弹琴一边唱歌,快乐得好像中了一千万大奖。孔子问其为何如此快乐,老头子回答说自己能够成为人、成为男人、活到九十多岁已经是幸福之事,不必羡慕他人。
这些名人事例都表明,知足常乐是一种重要的生活态度,无论身处何种境遇,都能保持内心的满足和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