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是组织在质量管理和持续改进过程中所确立的两个重要概念,它们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
质量方针
定义:质量方针是由组织的最高管理者正式发布的该组织总的质量宗旨和方向。它是企业管理者对质量的指导思想和承诺,也是企业经营总方针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用:质量方针为整个组织的质量活动提供了宏观的指导原则和方向,是组织在质量方面的“灯塔”,帮助内部员工形成凝聚力,并向外部展示组织在质量领域的追求,以取得顾客信任。
质量目标
定义:质量目标是以行为科学中的“激励理论”为基础,同时借助系统理论向前发展,是组织在质量方面追求的目的。它是质量方针的具体化、量化,是“里程碑”,可以衡量质量管理体系是否成功的量化或定性的指标。
作用:质量目标帮助组织有目的地、合理地分配和利用资源,以达到策划的结果。通过制定具体的质量目标,企业可以确保质量方针得以实现,避免目标成为一纸空文。
关系
一致性:质量方针与质量目标必须保持一致。质量方针是质量目标的框架指引,质量目标是质量方针的数据支撑。两者互相支持、互相依存,共同构成组织质量管理的核心内容。
层次性:质量方针相对宏观和抽象,而质量目标则更具体、可衡量。质量方针为质量目标提供制定框架,质量目标的制定和评审要以质量方针为基准。
可实现性:为了确保质量目标的可实现性,企业需要将质量目标分解到各个部门,形成部门质量目标分解,从而保证企业质量目标可以如期达成。
总结:
质量方针是组织在质量方面的总宗旨和方向,是最高管理者的承诺和指导思想;而质量目标则是具体化的质量追求,是衡量质量管理体系成功与否的指标。两者相辅相成,共同确保组织在质量管理的道路上不断前进。